「归心之旅」专访 | 阮胤华:从“非暴力沟通”到传统文化
本期嘉宾:阮胤华
这是『归心之旅』第2位专访嘉宾
总第48位
阮胤华:「爱的语言」课程开发者。《非暴力沟通》和《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》译者。
阮胤华:从“非暴力沟通”到传统文化
今天的嘉宾阮胤华,是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文版的译者。2009年这本书在国内出版,十年来,这本书进入千家万户,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。“非暴力沟通”火起来了,然而,阮胤华先生却转而强调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,推出了“爱的语言”课程。
我曾参加过一次“爱的语言”工作坊,很被工作坊清新而真挚的气息打动。也是第一次,我在一个讲沟通与关系的课堂上,却被传统文化的悠长韵味深深感动。比如孟子说,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,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阮胤华富有情感的讲解,让我对原来比较陌生的儒家文化有了亲切入心的感觉。原来它们是那么温柔又宽博,耐人寻味。我和他开玩笑,干脆你以后就专讲传统文化的课好了。他笑,也许未来可以这样做。
从“非暴力沟通”,到如今“爱的语言”,为何有这样的改变?这个转变于他、于学员意味着什么?我们的聊天就从这里打开。
对话
问 | 张涵予
阮 | 阮胤华
问:您现在对“非暴力沟通”是什么样的态度?您现在的课程和“非暴力沟通”的关系是怎样的?
阮:我讲“非暴力沟通”有许多年了,很受益于“非暴力沟通”,以及许多的师长和朋友。但学习了传统文化,特别是了解我们目前的社会形势后,我的心态变得复杂起来,一度还很排斥“非暴力沟通”。为什么?就像我们强调每个人要有独立思想,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思想。外国人怎么说,就怎么做,那是殖民地文化。这几十年,我们这个社会有一种趋势是拿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,向西方看齐。我在介绍“非暴力沟通”时,尽管我也提醒大家要有自己的思考,但基本上没用。许多人失去了对自己的文化的理解,学什么就容易被带走了。
后来,我也意识到,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有所立,要能够从自己的传统出发来解决问题。如果这一点做到了,就可以维护我们文化的主体性。喊口号、立旗帜,明方向,这很关键,但最后还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。要不,我们说自己的文化很好,但到解决问题的时候,都依赖西方的理念,那能有什么文化自信呢?所以,我也就和一些朋友转而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,以及结合传统文化和“非暴力沟通”开发了目前的课程。
具体而言,我现在的课程是立足于儒家的“爱敬之道”。简单说,就是孟子所说的,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我们要搞好关系,要和人有真正融洽的关系,我们要看两个方面:一是我们的心态,如果我们心里有敌意或看不起人,这就已经不和谐了;二是沟通方法,也就是怎么做可以更好地表达对人的关心和尊重。传统文化的爱敬之道,强调在自己身上下功夫,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,来促成互爱互敬,这符合基本的人性。“非暴力沟通”也有类似的观念。但两者在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有很大的不同,我们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,来吸收“非暴力沟通”对我们有益的内容。
问:这两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?
阮: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没有国家意识、民族意识,以及是不是要绝对地避免道德评判、奖惩和斗争。“非暴力沟通”不讲人的特殊性,不谈人的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,以及不赞同道德评判以及一切形式的奖惩和斗争。传统文化则强调不忘本,例如天地君亲师,主张人要对自己的国家、家庭有一份感恩之情,有一份担当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家国情怀”。
同时,传统文化认为奖惩是社会治理和教育的必要手段,以及主张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斗争。钱穆先生在《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》中引用了一位小学校长的话:“贤奸不论,是非不辨;何以为人,何以做事。如此社会,岂不将沦丧以尽。”这句话很生动地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立场。
由于“非暴力沟通”和我们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,如果不加分辨地吸收的话,就有可能对传统采取批判的态度。也就是,传统的方式是“暴力的”,“非暴力沟通”是“非暴力”的,我们要用“非暴力沟通”代替传统的方式。这样,就会和自己的文化对立起来。由于我们的文化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,这样也就和周围的环境对立起来了。例如,在家庭中,怎么抚养孩子,就可能成为持久的战场。而在国家的层面上,这会进一步削弱我们文化的自主性。我们文化的自主性,就是在不知不觉中,在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不加分辨地吸收外来思想的过程中,一点一点被贬低和削弱的。在这方面,边芹的《被颠覆的文明》,你不妨找来看看。
不要误会我的意思。我并不认为马歇尔对我们有什么恶意。马歇尔追求他的人生理想,站在他的立场上做他要做的事情,这个是很自然的。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,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立场和利益,那是本国学习者以及传播者的责任。我们并不需要去排斥“非暴力沟通”,而是要学会建设性地利用它。例如,该怎么养育孩子,传统教育的理念有哪些可取之处,“非暴力沟通”又有哪些可取之处,我们可以以自己的传统为基础,吸收外来文化有益的经验。
问:您的课程好像是教传统文化了。
阮:准确地说,我们的课程还是一个沟通课程,通过讲解和体验式活动,来支持学员学习如何调整心态和改进沟通方法。在沟通心态部分,我们基于传统文化的精神。在沟通方法部分,我们受到“非暴力沟通”很大的启发,但由于指导思想变了,具体的方式有相近的部分,也有很不一样的特点。
需要明确的是,我们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神,而不是具体的某种形式。比如说,从传统来说,男人不怎么承担家务。但现代社会,女人普遍都参加工作,男人是不是要考虑主动分担一些家务?传统所主张的夫妻互爱互敬,到今天还是值得提倡的,但具体的表现形式需要与时俱进。
这也就是说,我们会结合现实来谈如何实践传统文化的精神:我们的生活受到传统文化、西方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,这些影响意味着什么,以及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和谐的关系。
问:现在讲课会比当初讲“非暴力沟通”更有感觉?
阮:当初有当初的热情,但随着对社会和人的需要理解的变化,也就需要调整自己所做的事情。
我们的社会急需加强文化凝聚力。传统文化影响每一个人,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凝聚共识。如果我们的社会只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作为标准,那不但会不断削弱文化的主体性,而且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一块,社会还会碎片化!生活在一个思想四分五裂的社会,人会幸福吗?国家安全会有保障吗?
另外,我做这个很多年了,发现很多家庭关系的不好还是与价值观有关。大家观念不同,有的时候吵架都不知道怎么吵。我接触了很多案例,比如有的家长特别强调给孩子安全感和自由,但传统的老一辈的人,他可能特别强调长幼尊卑,有礼貌,那就会产生冲突。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员理解不同的价值观,看到各自的合理性,就能够有助于缓和他们的关系,以及重新凝聚共识。家庭的和谐最后还是要体现在价值观的和谐。
问:让您特别高兴的自己的变化是什么?
阮:我最初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,想要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,来为人民服务。但大学的时候发现,你连身边的同学都处不好,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啊?后来,我学了很多年佛教以及“非暴力沟通”,想要转变自己的心态,这些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帮到我,但最终还是传统文化的学习,让我对国家、对民族文化、对人明显的更有感情了。你对人到底有多少关心,你自己心里清楚的。
前段时间,有个师傅来我家里修水管道,他60多岁,弯腰下去衣服都湿了。他走的时候,我坚持把他的衣服先吹干,他很开心,说我对人有同情心。如果你对生活的地方和人,都能找到一种感情,你就会觉得越来越有意思,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乐于承担责任。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。而且,不仅如此,你还会发现朋友遍天下,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你在做一样的努力。虽然不一定认识,但精神上是相通的。
问:学习传统文化对人的情绪转变帮助大吗?
阮:情绪的问题,归根结底是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。最近关于“996”(编注:早9点工作到晚9点,一周工作六天)的讨论挺火。我原来住的一个地方,有一对夫妇在那里卖菜,后来我换了个地方,竟然发现他们也搬到了附近的菜市场。他们50多岁,估计早上三四点就得去进货,一年到头也没什么休息,我看他们过得很踏实,很有满足感。我不是在评论“996”是否合理,而是一个事情,从不同的立场和观念来看,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结论。
如果我们的“三观”变化了,有些原来纠结的事也就会不纠结了。例如,许多人受了一些思想的影响,认为愤怒就是不好的。传统文化就不这么认为。传统文化讲的是喜怒哀乐要合理。也就是你的心态正不正,你对家庭和社会有没有感情和担当。不是说生气和斗争就是不好的,像岳飞的冲冠之怒,就正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。如果三观不一致,那么,对问题的定义和解决问题的方向都会不一样。只是倾诉倾听可能会有一些帮助,但也可能因为强化错误的立场而变糟,“三观”才是根本问题。
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帮助?首先在于你怎么看传统文化。例如,孝在不少人那里是个头痛的问题,连带着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令人头痛的问题。许多人做不到孝是心中有怨,或是和父母在一起感到有逼迫感,想要透口气,这个时候你还让他把父母放在心上,不就是添堵吗?
但人终究摆脱不了与父母的关系,没有幸福的家庭,哪来幸福的人生?传统文化有一整套的思路来帮助人调整自己的心态、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关系。它并不是让人蛮干,你看,“修身齐家”前面还有“诚意正心”,“诚意正心”前面还有“格物致知”,“格物致知”就是“实事求是”。你如果把它理解成帮助你过上理想人生(比如和谐家庭)的方法论,而不是一系列死板的要求,它就有可能帮到你。
今天,我们处于多元、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,理解和尊重我们的传统,对于我们调整心态和处理好关系是必要的。要不,我们就会和生活的环境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。例如,有时候,我们学了一些新东西,我们有了一种文化优越感,觉得我们比父辈更加文明、更有见地,那我们就不太容易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喜欢传统文化,也需要去理解新的社会现实,包括一些西方的思潮,看看自己的立场是否需要做一些调整,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。
~ end ~
作者:张涵予,微信公号「Now 归心之旅」(原“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”)创办人,曾就职于《鲁豫有约》、优酷土豆媒体集团,现为自媒体人,独立采访人,探访和倾听生命探索者们的声音。引进并推广古印度阿育韦达花香疗法和声音疗法,为国人带来身心健康的自然疗法。
迪帕克博士 内勒斯博士 托马斯·希伯尔 亿万 王先明1 王先明2
生命传记师Josien “海文学院”冯铮 廖晓义
......
原创专栏 |「归心之旅」对话集
探访那些心灵自由翱翔的人
Now 归心之旅
(原名:生命是一场创意之旅)
就在此刻
回归一颗心
我们 重新出发
专访、转载合作:晓西(微信:xiaoxi36699)
扫码关注我们